2017年07月26日07: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幕】河南 蘭考
【解說詞】
清晨,陽光伴著早春的微風襲來,人們仿佛能聽到樹枝上新芽抽出的絲絲聲音。嫩綠的葉子告訴人們,又一個春天到了。
75歲的魏善民是這裡的護林員。他說,春天是修剪樹枝的最佳時節。
【同期】護林員 魏善民
你看這棵樹,比方這一枝,它生虫了,它一生虫,你必須得剪掉它。不剪掉它的話,整個這個樹林慢慢傳染,一傳染就不行了,這個樹林就毀了。這棵樹是焦書記親手栽的,我已經看40多年了。
【解說詞】
這棵泡桐樹是1962年時任蘭考縣委書記的焦裕祿親手栽下的。蘭考群眾為了紀念這位人民的好書記,將這棵泡桐樹親切地稱為“焦桐”。
“百姓誰不愛好官?
把淚焦桐成雨。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
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
……”
1990年,習近平在福州擔任市委書記時,夜讀《人民呼喚焦裕祿》一文,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念奴嬌·追思焦裕祿》。
此后,習近平又三次來到蘭考。他不僅在這裡親手栽下了一棵泡桐,還特意將蘭考作為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聯系點。
【字幕】2014年3月17日 河南蘭考 習近平總書記參觀焦裕祿紀念館
【同期】習近平總書記
焦裕祿精神仍然是我們現在需要弘揚、需要秉承的一種精神,因為它體現了共產黨人的精神,體現了我們黨的宗旨。475天它就凝聚成一個永恆,隻要我們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隻要我們還是共產黨,我們就會堅持這種精神。
【解說詞】
從陝北梁家河到河北正定,從福建到浙江,從上海到北京,一路走來,人民群眾的冷暖與期盼,黨長期執政面臨的挑戰和壓力,沉澱在習近平的心中,成為他帶領新一屆黨中央擔負起最大責任的認識起點。
鐵一般的信仰,鐵一般的信念,鐵一般的紀律,鐵一般的擔當——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領導干部的要求,也是對全黨的要求。
因為,隻有這樣的中國共產黨人,才能砥礪前行,才能淬煉成鋼。
【字幕】河北 西柏坡
【解說詞】
歷史總是會提出一道道時代的命題。
答題者,謂之“趕考”。
“趕考”路上,新的重大考驗不斷扑面而來。
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和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擺在了中國共產黨面前。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國內國際格局深刻變動,中國社會深刻變革,社會思想深刻變化,前進道路上不確定、不穩定、不安全因素增多,難以預見的風險矛盾頻發和重重疊加,中國共產黨如何帶領13億人民走出歷史發展的周期律?
一個長期執政的大黨如何保持生命力?這是一道世界性的考題。
這道考題,中國共產黨也繞不過去。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自我革命的勇氣,解決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的問題。
破藩籬,去頑疾,立規矩,建制度,正風氣,全面深化黨的建設領域改革大幕由此拉開。
人們也許還記得,2012年12月4日晚上七點,《新聞聯播》的片頭曲如約響起。然而,很多人也許並沒有意識到,這天晚上,《新聞聯播》一條新聞將給未來的中國帶來巨大的撞擊。
【同期】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4日召開會議,審議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
【解說詞】
十八屆中央領導集體在工作開局之初便從作風建設破題,首先從中央政治局做起。
【字幕】2012年11月15日 北京 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
【同期】習近平總書記
我們的責任,就是同全黨同志一道,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使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解說詞】
以上率下,全黨共同行動,狠抓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實,堅決糾正“四風”。
然而一些黨員干部甚至黨的高級干部,卻背離了黨的理想信念宗旨,忘記了我們民族的歷史經驗和教訓,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韓先聰,從2013年1月起任安徽省政協副主席。在中央八項規定和反“四風”實施后,他仍多次出入高檔酒店和私人會所,違規接受黨政干部、國企老總、私企老板的宴請。在中央紀委對他宣布立案審查決定的當天,他的手機信息顯示,這一天他已有兩場約好的飯局,中午晚上各一次。
【同期】安徽省政協原副主席 韓先聰
我就是2013年的下半年到2014年案發的時候,有多少次的宴請,接受宴請都是這種情況,就是覺得這個好像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不會被發現的,僥幸的心理,不會被發現。另外,長時間的那種慣性推動。還有一條就是,想給自己拉拉關系,給自己鋪鋪路子。
【解說詞】
從一件件小事抓起,馳而不息。
抓作風、改作風,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突破口。
黨中央以鮮明的立場,頑強的意志品質,言必信、行必果,言出紀隨,寸步不讓。黨的十八大以來,截至2017年5月底,全國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7.04萬起,處理23.11萬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2.27萬人,其中包含省部級干部20人。
2013年4月19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決定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用一年左右時間,在全黨自上而下分批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其目的就是要從思想上補足共產黨人逐漸流失的理想信念精神之鈣,喚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
【同期】中央紀委副書記 監察部部長 楊曉渡
我們現在面對的這些考驗,其實一點不比戰爭年代小,只是形式不同而已。黨員如果不能增強自己的黨性,如果不能面對現實的腐蝕的挑戰、圍獵的風險,那麼就有可能背離自己的宗旨,把手中的權力用於非正當的用途。
【解說詞】
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推進“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從上到下,由內而外,用信仰塑造靈魂,標本兼治,固本培元,凝聚全黨的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圍繞管黨治黨提出要求、作出部署、展開行動。
偉大的改革時期,作為執政的中國共產黨,面對暴露出的問題,刀刃向內,自我刮骨療毒,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
【字幕】2015年1月13日 北京 第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五次全體會議
【同期】習近平總書記
全黨同志在思想上一定要搞清楚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要堅定不移反對腐敗。人民把權力交給我們,我們就必須以身許黨許國、報黨報國,該做的事就要做,該得罪的人就得得罪。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就要得罪13億人民。
【同期】國旗護衛隊
正步走(亮劍)
【同期】法庭現場
審判長:被告人周永康,犯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
(字幕:2015年6月11日,周永康一審被判處無期徒刑)
周永康:我服從法庭對我的判決,我不上訴。我認識到自己違法犯罪的事實給黨的事業造成的損失,我再次表示認罪悔罪。
審判長:被告人薄熙來,判處無期徒刑。
(字幕:2013年9月22日,薄熙來一審被判處無期徒刑)
(字幕:2016年7月25日,郭伯雄一審被判處無期徒刑)
(字幕:2015年3月15日,由於徐才厚病亡,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對其不起訴,其涉嫌受賄犯罪所得依法處理)
審判長:被告人令計劃,判處無期徒刑。
(字幕:2016年7月4日,令計劃一審被判處無期徒刑)
審判長:被告人蘇榮,決定執行無期徒刑。
(字幕:2017年1月23日,蘇榮一審被判處無期徒刑)
審判長:被告人白恩培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在其死刑緩期執行二年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后,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
(字幕:2016年10月9日,白恩培一審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
蔣潔敏:我認罪,悔罪,供認不諱。
(字幕:2015年10月12日,蔣潔敏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16年)
李春城:人生都是現場直播,沒有辦法重來,我應該接受處罰。
(字幕:2015年10月12日,李春城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
朱明國:向黨悔罪和謝罪。
(字幕:2016年11月11日,朱明國一審被判處死緩)
【解說詞】
中央嚴肅查處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徐才厚、令計劃、蘇榮等嚴重違紀案件,堅決查處腐敗官員,彰顯了黨中央尊崇黨章、嚴肅黨紀、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決懲治腐敗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
【字幕】2014年1月14日 北京 第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三次全體會議
【同期】習近平總書記
一些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影響惡劣、亟待解決。全黨同志要深刻認識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決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
【解說詞】
2014年1月22日召開的首次中央深改領導小組會議決定,在六個分領域小組中,將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單列一組。
這一信息的披露,立刻受到國內國際的廣泛關注。
而在此后經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的《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更是明確了紀律檢查體制改革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強化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的領導。
以改革推動紀檢監察機關聚焦主責主業、強化監督執紀問責,成為全面從嚴管黨治黨的關鍵一招。
【同期】中央紀委副書記 監察部部長 楊曉渡
黨的紀檢監察體制改革與其他方面的改革是密切相關、缺一不可。它包括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在內的黨的建設,這個是推進各項改革的一個重要保証。將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專設一個小組,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強決心,充分體現了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高度重視。
【解說詞】
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一項偉大的工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必須“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確保改革取得成功”“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力的組織保証和人才支撐”。
這深刻揭示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客觀要求。
【同期】中央組織部常務副部長 陳希
這個總目標的中心要素有兩個,一個是制度,一個是能力。這都取決於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取決於高素質的黨員干部隊伍。正因為如此,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
【解說詞】
在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涉及的問題錯綜復雜、相互牽連,牽一發而動全身。
執政的核心要素就是如何選人用人。
2013年末,湖南衡陽破壞選舉案被查處,有十多名縣市區委書記一夜被免。這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還是首次。
2014年下半年,四川南充拉票賄選案被披露,四百多人涉案其中,再次震驚全國。
2016年9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遼寧省人大換屆選舉產生的部分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當選無效的報告,更是開了人大常委會的先河。
在此之前,遼寧政壇迎來深度震動。
2011年10月,在遼寧省委十一屆一次全會上,時任沈陽市委副書記蘇宏章通過拉票賄選當選省委常委﹔2013年1月,遼寧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換屆選舉,時任阜新市委書記王陽、時任省財政廳廳長鄭玉焯,通過拉票賄選當選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在這一次會議上,有45名全國人大代表候選人通過拉票賄選當選。
遼寧拉票賄選案,涉及黨員干部人數之多、情節之惡劣、性質之嚴重,令人震驚。
【同期】遼寧省委原書記 王珉
對遼寧的拉票賄選和遼寧的政治生態的惡化,我承擔政治責任、主要領導責任和直接責任。我應該向黨中央、向遼寧干部群眾懺悔。
【解說詞】
懺悔,洗清不了被熏染的政治生態。
作為一個具有96年歷史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不在於不犯錯誤,而在於從不諱疾忌醫,敢於直面問題,勇於自我革命,具有極強的自我修復能力,始終保持了承認並改正錯誤的勇氣,一次次拿起手術刀來革除自身的病症、解決自身的問題。
這種能力,既是中國共產黨區別於世界上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也是我們黨長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這是一份《關於防止干部“帶病提拔”的意見》。它以及中央2014年1月14日印發修訂后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等,直擊選人用人之弊的要害。
【同期】中央組織部干部監督局局長 王維平
中央對汲取遼寧和衡陽、南充這幾個典型案件的教訓,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求各級黨委切實履行管黨治黨的責任。從組織部門來說,就是加強對主要領導干部多方面、多層次、立體式地去考察了解。
【解說詞】
改革選人用人體制機制,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和把關作用,改進推薦考察辦法,多從談話調研中聽民意,多從口碑中看德行,真實了解民意,正確集中民意。這樣才能提高民主質量,也才能把更多的好干部選出來。
【同期】沈陽市南湖街道文安路社區書記 胡靜琴
我們現在心裡有杆秤了。一定是把那些確實對黨忠誠、確實是為老百姓想事干事、咱們老百姓信賴的人,把他選進來。
【解說詞】
如果能干務實的干部不能通過自己的勤勉努力被認可、被提拔,心灰意冷的就不只是干部。
在干部選用這個問題上,擋住投機者是第一步。
如何鼓勵改革創新者,推動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則是關鍵的下一步,就是能上能下。
【同期】浙江省委組織部副部長 張學偉
能上不能下的問題,一直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問題。需要解決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這個時候,尤其需要我們要有一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
【解說詞】
葉茂,曾經是浙江省麗水市最年輕的一名副縣長,由於工作業績不佳,被調整到了一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