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始終以人民為中心——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專題研討班重要講話精神系列述評之六

2017年08月22日20:33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始終以人民為中心——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專題研討班重要講話精神系列述評之六

“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確保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習近平總書記在“7·26”重要講話中深刻揭示了黨同人民的關系,蘊含著濃濃的為民情懷。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生動詮釋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政治情懷。

5年來,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秉持執政為民的赤子之心,行進在新的“趕考”路上,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最鮮明特征。

堅持人民立場——把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是中國共產黨人矢志不渝的政治情懷

陝西延安,天朗氣清。“為人民服務”廣場,陣陣誦讀聲不時響起。

——“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歲月崢嶸,情懷如初。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中國延安干部學院教授王東倉說:“這是對為人民服務精神的傳承與深化,是共產黨人自我加壓,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域可瞻全局,一事可察理念。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系列頂層設計,無處不在蘊含著大寫的“人民”兩字:

脫貧攻堅——“決不能讓老區群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掉隊,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堅戰,讓老區人民同全國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果”﹔

深化改革——“做到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要抓住什麼、推進什麼,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

推進法治——“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城市發展——“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文藝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努力創作更多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

……

堅持人民立場,不僅要看民生改善的目標是否“更高”,也要丈量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是否“更近”。

在延安寶塔區馮庄鄉杜坪村黨支部大院裡,一面特殊的牆引人注目。左右對稱各寫三個紅色大字,分別是“問題牆”與“回音壁”。“問題牆”將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張貼上牆,明確整改時限和責任人,接受百姓監督﹔“回音壁”則反饋落實情況和群眾滿意度。

馮庄鄉黨委書記申連庚說:“一面問題牆就是黨組織立在群眾面前的一張責任狀,讓群眾看到我們是實實在在為大家服務。”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中央八項規定到反“四風”,從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到“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從雷霆反腐到扎緊制度的籠子,一系列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行動,錘煉了黨性,淨化了風氣,贏得了民心。

堅持人民立場,更要看黨員干部如何做。

前不久,在吉林省受水災最重的永吉縣,抗洪一線共產黨員的“哨聲”格外響亮。一路涉水、一路吹哨、一路敲門……挨家挨戶囑咐群眾轉移。村民們說,盡管洪水當前,但一聽到哨聲,就知道共產黨員在,心裡就踏實。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這是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的執著追求。焦裕祿、孔繁森、沈浩、楊善洲、廖俊波……一個個閃光的名字,如同一支支閃亮的火炬,匯聚成人民政黨的磅礡力量,詮釋出人民至上的豐富內涵。

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所說: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

踐行人民共享——勾畫發展藍圖為民謀福祉,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河南蘭考,焦桐樹枝繁葉茂,有不少群眾駐足留影。

可以告慰老書記焦裕祿的是,2017年3月,蘭考縣告別貧困縣序列。

脫貧攻堅,是中國共產黨人帶領億萬百姓奔向實現全面小康目標作出的動員令和庄嚴承諾,書寫著人民共享這一宏大主題。

共享,意味著守住民生底線,在全面小康路上不能讓一個人掉隊——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脫貧攻堅,財政投入不斷增加,產業扶貧方興未艾,精准扶貧持續發力。2016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4335萬人,比2012年減少5564萬人,平均每年減貧近1400萬人。到2020年,剩余的4000多萬貧困人口將要實現全面脫貧。

化解過剩產能,把困難職工安置當作關鍵環節﹔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截至2016年底,城鎮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基本實現應保盡保﹔提高城鄉低保標准,截至去年11月,全國共救助城鄉低保對象6053.4萬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社會政策托底,堅守民生底線思維,拉著困難群眾的手一起奔小康。

共享,重在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讓人民群眾更有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