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02日13:27 來源:新華社
秋天的廣袤大地,疊翠流金。
萬水千山,承載著億萬人民對美麗家園的向往。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以對國家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
五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內考察調研中,多次提出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明確要求。新華社記者日前回訪總書記考察調研過的地方,見証當地干部群眾不負囑托,努力繪就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壯美圖景的精神風貌。
保護家園: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
“近水白家春光好,平凡綠野故事多”——2017年9月,雲南大理洱海邊,白族村民李德昌家小院門口的對聯道出了美麗鄉村的新面貌。
“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我們大理古生村考察。他在洱海邊察看生態保護情況,和村民們在我家小院拉家常,總書記強調要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總書記的話語,深深鐫刻在李德昌心中。
洱海是雲南第二大高原湖泊。由於流域內人口不斷增加、旅游業增長等因素,洱海流域污染負荷快速增加。如何平衡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成為生態文明建設中無法繞開的問題。
“經濟要發展,但不能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不能因小失大、顧此失彼、寅吃卯糧、急功近利”——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論斷,回應著群眾心中的關切。
大理今年3月以來,叫停洱海流域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餐飲客棧經營戶1900戶﹔改造管網使生活污水未來不再直排入湖﹔改造違建民居……要讓蒼洱美景永駐,就要有實實在在的行動。
今年1月至5月,洱海全湖水質綜合類別均為Ⅱ類﹔青瓦、白牆、淡墨畫風格的白族民居成為蒼山洱海最具人文特色的名片。
李德昌表示:“隻有把環境治理好,才能留住鄉愁、留住人氣。”
擁有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想。在青藏高原腹地,藏族少女白瑪尕的“鄉愁”深植在祖輩曾世代游牧的高原草場。
白瑪尕今年15歲。十多年前,她的家人為響應國家號召,保護長江源頭的生態環境,從海拔約4700米的長江源頭沱沱河地區移居到青海格爾木市郊海拔近3000米的唐古拉山鎮長江源村。
2016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考察期間,曾走進白瑪尕外公申格位於長江源村的家中。今年9月,當記者再次來到申格家,白瑪尕興奮地談起和家人最近一次回山上草場的情景。
“7月,山上舉行賽馬會,村民們跳起鍋庄、跨上駿馬揚鞭奮蹄。綠油油的草地特別茂盛,蔚藍天空下遠遠望到野牦牛、藏野驢。我的家鄉竟然這麼美!”白瑪尕說。
“全村多戶都任命有草原管護員,定期去山上的草場巡視。一年來,長江源村還重點實施了電網改造、天然氣入戶等基礎設施項目,鄉親們日子越過越好。”長江源村黨支部副書記更尕南杰表示。
從闊別故鄉,到新建家園,再到保護故土,在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青藏高原,“鄉愁”新篇正在書寫。
綠色發展: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草木植成,國之富也。”當生態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當美麗風景帶來嶄新動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漸變為現實。
這是一條發展生態經濟的致富路——
碧海藍天,花草相映。今年9月,當記者沿著蜿蜒的生態公路,走入浙江舟山定海區新建社區村民袁其忠的農家小院,70歲的袁其忠和四個子女正忙著經營農家樂。以前靠種地、打零工營生的一家,如今年收入翻了幾番。
這座農家小院,因為2015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的到訪而與眾不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這裡一步步實踐,原本名不見經傳的海島小村如今遠近聞名。
“總書記到訪后,新建社區提升農村環境干勁更足了。在交通部門支持下,建設4.5公裡入村道路一條﹔建造生活污水處理站一座﹔新建游客中心、文化大禮堂、生態停車場……”談起變化,新建社區黨支部書記余金紅滔滔不絕——這兩年,新建社區還獲得“中國最美休閑鄉村”等稱號。
留住綠水青山,更要豐富文化內涵,放大生態文明的紅利。漁民畫、剪紙、繩結等本土文化衍生品逐漸成為新建社區的新名片,壁畫村、文化創意基地等創造著經濟發展新機遇,村民人均年收入從2011年不到1萬元增長到2016年的3萬多元。
在黑龍江省伊春市上甘嶺林業局,林區全面停伐后,靠什麼為生是林場職工們面臨的問題。
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伊春考察,林區經濟轉型發展、林區生態保護、林場職工生活是他心中的牽挂。
不負總書記囑托,伊春近年來充分發揮林區自然優勢,加速推進發展旅游產業,2016年,上甘嶺林業局接待游客19.33萬人次,同比增長31.5%。此外還引入木耳種植、果蔬大棚等拓寬致富渠道。
這是一條助推精准脫貧的雙贏路——
談及習近平總書記到訪青海給民眾帶來的變化,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農牧局副局長魏吉全感慨萬千。“由於區位劣勢,果洛州發展落后,干部群眾總感覺是靠國家救濟糧為生。自從生態保護上升為國家戰略,尤其是2016年8月總書記來青海考察后,我們感受到國家除了算經濟賬,更要算生態賬。我們終於找到了為國家作貢獻的平台!”
“如今的果洛州,禁牧有補助、減畜有獎勵、管護有報酬、生產有合作、生活有保障、脫貧有底氣、小康有信心。”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