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砥礪奮進的五年

桃花堤畔民心暖  三岔河口景色新

2017年10月07日10:36    來源:天津日報

原標題:桃花堤畔民心暖 三岔河口景色新(圖)

“萬千百十”行動中黨員為群眾服務

桃花堤公園成為紅橋區十大生態景觀

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熱土

配合“煤改燃”進行供電設施改造

西於庄百姓搬入新居

濱河帶狀公園

改善民生

增加百姓獲得感

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在於造福百姓,為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數,今年紅橋區突出圍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高標准制定並實施了20項民心工程,並通過開展基層黨建“萬千百十”行動計劃,調動全區黨員干部投身到為百姓解難題、辦實事中來,真正打通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

今年以來,紅橋區結合區情實際,廣泛征求群眾意見,集中人力、物力開展20項民心工程,涉及醫療、養老、教育、就業、交通、文化、體育等多個方面,包含60個子項。目前,各項工程進展順利,一批解決百姓實際困難的亮點工程廣受好評,天津市第五中學遷建工程便是其中之一。據了解,該工程因霧霾天氣等多種不可抗拒因素影響,造成累計停工近200天的現實情況。眼見新校舍不能如期交付,紅橋區委、區政府以決不辜負百姓期望的精神,毅然提出“大干100天,確保五中遷建工程全面竣工”的要求,區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努力加快各環節審批驗收進度,各參建單位全力以赴,壓茬施工,經過方方面面不懈努力,最終實現了新校舍如期交付使用的目標。

西沽健身中心建設是今年紅橋區結合全運會舉辦所實施的另一項重點民心工程。在此項工程中,該區對西沽公園內的廢棄游泳池進行提升改造,並新建了全市首個科技健身指導站以及足球場、網球場、籃球場、環繞健身步道等。為了使新場地、新設備更加符合居民口味,西沽健身中心在設計建設過程中,一直按照“問需於民”的原則操作,邀請健身群眾參與決策、監督施工和后續管理,讓這裡變成了百姓身邊的“健身天堂”。

為幫扶困難群眾提升生活水平,今年紅橋區還開展了“精准幫扶”行動,對區內1.32萬戶低保、重病重殘、空巢老人等困難群體開展“一對一”精准助困,其中重點實施“問需幫困十個百戶”活動,梳理出困難黨員、困難學生等10個類別各100戶家庭,對其分別開展困難黨員幫扶、健康服務幫扶、困難群眾法律援助等行動。

為引導全區黨員干部積極投身到幫扶困難百姓中來,今年紅橋區組織開展基層黨建“萬千百十”行動計劃,全區7000余名在職黨員與1萬戶困難群眾結成了幫扶對子﹔453個機關、企事業單位黨支部與129個社區黨組織建立了對口幫扶機制,通過結對幫扶、征集“微心願”、社區難題專項攻堅、黨員志願服務等舉措,切實提升困難百姓生活水平。

提升市容

城區面貌展新顏

如果說環保治理是改善市容環境中的臟亂差,開展綠化美化則是對市容環境進行優化提升。今年以來,紅橋區充分依托區內北運河、子牙河、南運河三條河流交匯,坐擁三河五岸河景資源的生態優勢,對城區開展增綠補綠工程,實施建筑立面整修,持續改善城區面貌,營造整潔有序的城市環境。

今年以來,紅橋區圍繞河道兩側進行綠化提升,建立了南運河濱水景觀帶、子牙河南路碧桃景觀帶、北運河堤岸景觀帶,新建、改造桃花園、青年園兩個精品公園,結合全運會對火炬傳遞沿途道路園林綠化進行了全面提升,逐步打造出復興路、怡華路、河北大街等6條精品景觀道路,並在周邊街心公園、支線道路、社區、小游園等進行綠化補植,增加城市“肺活量”。截至目前,全區提升改造綠化35.6萬平方米,種植喬木、花灌木6.9萬株,地被花卉11萬余平方米,草坪1.7萬平方米,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3.47%,近乎“半城綠景”,成為名副其實的“生態之城”。

為了進一步整合南運河、北運河、子牙河三條河流的景觀資源,紅橋區以“三河五岸”為綠核,圍繞“兩核—兩環—三廊—五縱七橫—十景—六片區”規劃架構,打造以“城中河景”為特色的水綠交融生態景觀,構筑布局合理、總量適宜、景觀優美的綠地游憩網絡,重點打造海河思源帶狀公園、子牙河堤岸公園、北運河桃花堤公園、南運河“天子津渡”遺址公園、竹園、水趣園、水西庄、西沽公園、呂祖堂和曾公祠等十大生態景觀,突出歷史、文化與綠色景觀的融合,形成歷史文化景觀廊道。

與此同時,今年紅橋區對建筑立面實施提升改造,對勤儉道、紅旗北路、芥園道、復興路、南運河南路5條重點整修道路和北馬路重點迎賓線進行了立面綜合整修,堅持從此屋頂、立面、平面到地面,從建筑整修、道路改造到家具配置,實施全要素整治,多維度治理,市容面貌得到進一步提升。

此外,紅橋區還對海河沿線紅橋區段2.5公裡夜景燈光設施進行了維修維護,並向周邊重點道路和上游南運河兩岸延伸,使得亮化范圍和區域進一步擴大﹔按照“功能完善、干淨整潔、環境舒適”的原則,對11座內外破舊、設施老化、功能單一的老舊公廁進行全面維修改造,目前北洋橋公廁、區委花園公廁已竣工並投入使用,其余將於10月底全部完工並開放使用﹔按照“一囪一冊”的標准,組織對區內8處煙囪進行了拆除或美化,優化美化了城市空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