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習近平在正定》
分享

“近平同志辦公室挂著一幅書法作品‘周而不比,和而不同’”

──習近平在正定

2021年09月26日16:47    來源:學習時報

  採訪對象:張銀耀,1952年5月生。1980年1月調正定縣委辦公室工作。后任縣檔案局副局長、縣政協學習宣傳文史科科長、文史委主任。2012年退休。
  採 訪 組:本報記者 邱然 陳思 黃珊
  採訪日期:2017年2月25日
  採訪地點:正定縣張銀耀家中

  採訪組:張銀耀同志,您好!習近平同志當年到正定的時候,您已經在縣委辦公室工作了,是吧?
  張銀耀:是的。我1980年到正定縣委辦公室工作,最開始把我分配到資料組,負責給領導寫講話稿,還有各種報告。1982年,近平同志過來當副書記,一年多以后當書記。近平同志來了以后,我主要的任務就是配合他的工作,為他服務。除了幫他寫一些日常的報告、講話外,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的一些事情主要是由我協助他處理,前后一共3年多時間。
  第一次見到近平同志,是1982年3月他來正定的時候。我記得當時他拿了一個行李包,還有一個塑料網兜,裡面裝著洗臉盆等生活用品。
  第二天,辦公室主任找我談話,跟我說:“習近平同志家在北京,他過來當副書記,在工作上你來配合他,搞調研、檢查,你都要跟在身邊。在生活上,你也要多幫助照顧一些。”
  我和近平同志第一次見面,談話很簡單。我是部隊復員的,他那時剛從軍辦出來,都是當過兵的人,感覺比較親切。當時,我們都很年輕,我還比他大1歲,我30歲,他不滿29歲。我是16歲就當兵,18歲入黨,當了7年兵,復員回了農村,2個月后到人民公社當通訊員,待了1年。1976年我作為最后一批工農兵學員上中專,那時候近平同志讀大學。我們的經歷有相似之處。
  近平同志到正定不久,大概一周多的樣子,他得知我的毛筆字寫得不錯,就讓我給他辦公室寫兩幅字裝飾一下。其中一幅,他讓我寫的是:周而不比,和而不同。這八個大字,就挂在他椅子后面。他辦公室的前面還有一塊地方,挂著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在那裡,他讓我寫了一副對聯: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
  周而不比,和而不同,這兩句話出自《論語》:“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說出了君子和小人的分界線,做人處世的兩個方向。“周”就是善於團結周圍的人,“比”就是拉幫結派、拉山頭。君子“周而不比”,就是君子善於團結自己周圍的人,但不拉幫結派。“和而不同”,就是君子能夠求大同存小異,爭取最大的團結,又允許不同的意見存在,能聽進不同的意見。為了一團和氣,你好我好,不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那樣是不行的。
  這是近平同志非常欣賞的一條格言,也將其視為做人處世的原則。這也確實是一位領導干部必須要有的胸懷。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做不了大官,也做不了好官。“周而不比,和而不同”,雖然說起來容易,但實際上是相當不簡單的一件事。
  “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這本是鄭板橋的書齋聯,講的是藝術追求。鄭板橋認為,藝術上盡量要追求簡潔,不要蔓生枝節,這樣的畫才有意境。近平同志借鑒到工作方法上來,盡量把繁雜的東西變得簡單,就像秋風掃落葉一樣,抓大事,抓重點。“領異標新”,有創新的意思在裡面。創新,就像農歷二月的花一樣,欣欣向榮,充滿著朝氣。我們現在貫徹新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是打頭的一個。
  當時,近平同志有什麼活動,比如下鄉調研、外出考察,我大多時候都跟著走。我作為資料組成員,算個“筆杆子”,協助近平同志工作后,做了很多文案的事情,經常要根據他的意思寫一些東西。那時我就發現了他一個特點,就是對工作上的事記憶力很驚人。他很少做記錄,但隻要是接觸過的數字,都記得很清楚。
  還有一項工作就是,社會各界寫給近平同志的信件,也都由我來處理。近平同志非常平易近人,老百姓給他寫信的很多,有當兵的,有大學生,也有普通農民,所有來信近平同志都會看,並以適當方式回復。
  上世紀80年代初的群眾來信,有那個時代的特點。那個時候,真正反映問題的並不多。有的工人給近平同志寫信,是表達自己希望為國家做貢獻的熱情﹔有的學生寫信,是表示自己一定努力學習,學成之后報效國家﹔還有當兵的寫信,表示自己復員后一定要回家鄉,為家鄉作貢獻﹔還有一些普通群眾給近平同志寫信,是贊賞他、鼓勵他,希望他在縣委書記的位置上好好干,為正定人民作出更大貢獻。這些來信的群眾,不管什麼身份,從事什麼行業,他們都表達了對習書記的贊賞、支持和信任。
  採訪組: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正定是華北平原一個普普通通的小縣城,硬件設施及各方面條件應該是比較簡陋的吧?他到正定縣委以后,吃住條件怎麼樣?
  張銀耀:近平同志剛來正定的時候,生活各方面條件特別艱苦。縣委辦公室都是平房,一間屋也就是十幾平方米,大約三米寬五六米長這樣的規格。我記得很清楚,他當時過來的時候,床板都不夠用,而且都很窄,一米左右寬的床板,就算是比較寬的了。把床板在兩個木凳子或者磚垛上一架,上面鋪好墊子,這就是一張床了。
  近平同志的床就是這樣的:一床棉墊子,一塊窄床板,下面用兩個木凳子一架。鋪蓋是他自己帶來的:一條褥子,一條軍被。床上就這麼點東西。褥子是他母親給他做的,因為用久了,上面有很多補丁。
  近平同志生活非常簡朴。他在正定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