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孩子們成長得更好,是我們最大的心願”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心少年兒童成長和少先隊工作紀實

新華社記者

2025年05月27日08:4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學、中學甚至是幼兒園,會在人的一生中起很重要的作用,一定要從娃娃抓起。”

  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盟、民進、教育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時,將話題再一次聚焦“祖國的未來”“中華民族的希望”。

  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興則中國興。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紅色江山后繼有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薪火相傳的戰略高度,關心關懷少年兒童成長成才,為少先隊工作指明前進方向,引領新時代少年兒童事業繪就濃墨重彩的新篇章。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廣大少年兒童向陽生長,逐夢前行,必將接過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接力棒,奔向更加璀璨的明天。

  “人生最重要的志向應該同祖國和人民聯系在一起”

  初夏,萬物並秀,生機勃發,四川南充嘉陵區之江小學校園書聲琅琅。

  就在一年前的5月,“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這所學校的孩子們收到一份特殊的節日禮物——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

  “希望同學們樹立遠大志向,珍惜美好時光”,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勉勵大家,“爭做愛黨愛國、自立自強、奮發向上的新時代好少年,努力成長為堪當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大任的棟梁之材。”

  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寶貴的時期,必須“在這個時期就注意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四五歲時媽媽買了小人書,給我講‘精忠報國、岳母刺字’的故事,我說‘刺字不疼啊?’媽媽說,雖然疼,但岳飛會始終銘記在心。我記到現在。”回憶童年時光,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地說,“精忠報國,是我一生的目標。”

  言傳身教,語重心長。

  “一個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應該同祖國和人民聯系在一起,這是人們各種具體志向的底盤,也是人生的脊梁。”

  2023年5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育英學校考察,第一站走進校史館。

  1948年創辦於河北西柏坡,1949年隨黨中央遷入北京,育英學校承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和鮮明的紅色基因。

  “讓每一位育英學校的學生牢記學校的光榮歷史,銘記黨的關懷,賡續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從小聽黨話、跟黨走,立志為黨成才、為國奉獻。”習近平總書記諄諄教誨浸潤心田。

  把愛國主義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每個孩子的心靈深處。

  清晨,迎著燦爛的朝陽,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學生排成整齊隊列,挺起胸膛,向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行注目禮。

  5年多前的場景,許多同學記憶猶新。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學校考察時,用老校長的一段往事教育孩子們:“新中國成立當天,在當時還是澳葡管治的時候,杜嵐老校長毅然升起了五星紅旗。這種強烈的愛國心和勇氣,是一個帶有標志性意義的愛國主義表現,也映照出澳門廣大同胞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

  “三歲看到老,我們培養愛國主義也從小開始”,習近平總書記鼓勵大家“經常到內地去走一走,看一看祖國大好河山。學好歷史,學好中國的歷史”。

  立少年之志,筑信仰之基,邁好“人生第一步”。

  2014年5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北京市海澱區民族小學少先隊員入隊儀式,回想起自己當年入隊時的情景:

  “記得入隊時心怦怦跳,很激動。”“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是一種榮譽。”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中國共產黨是先鋒隊,共青團是突擊隊,少先隊是預備隊,“入隊、入團、入黨,是青年追求政治進步的‘人生三部曲’”。

  2020年7月23日,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國少年先鋒隊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強調“新時代,少先隊要高舉隊旗跟黨走,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團結、教育、引領廣大少先隊員做共產主義事業接班人”。

  親自關心,親自指導,親自推動。

  在中國少年先鋒隊建隊7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全黨全社會要重視少先隊工作。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領導和保障,為少先隊員健康成長和少先隊事業發展創造條件。”

  2021年,《中共中央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少先隊工作的意見》制定出台,這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黨中央名義下發的專門加強少先隊工作的文件。新時代以來,黨委領導、政府支持、共青團牽頭、團教協作、社會協同的新時代少先隊工作體制機制正在逐步形成。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

  2024年5月30日,在來自全國56個民族400多名少先隊員的注視下,一面曾“遨游”太空的五星紅旗,在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冉冉升起。

  鮮紅的旗幟,希望的星河,閃耀著億萬少年信仰的光芒。

  “關心關愛少年兒童,為少年兒童茁壯成長創造有利條件”

  春回大地,北京永定河畔綠意盎然。

  2025年4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同少先隊員們一起鏟土造坑、培土圍堰、提水澆灌,在萬物生長的時節,種下綠色的希望。

  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連續第13年同少年兒童一起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

  “從小就給它扶正了”“注意加強體育鍛煉”“我們共同給樹苗澆水,實際上也在為你們澆水”……一句句親切的叮嚀,深情寄望一株株“小樹苗”早日成為棟梁之材。

  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事關億萬家庭和諧幸福,事關國家民族發展大計。

  “堅持德育為先”“像海綿吸水一樣學習知識”“讓孩子們跑起來”“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從小培養勞動意識、環保意識、節約意識”……

  從節日裡的問候祝福,到在地方考察時的悉心教誨,再到尺素傳情的殷殷期許,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少年兒童身心健康,強調“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字字千金”。

  在習近平總書記心目中,每個孩子都是不可辜負的希望。

  2014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呼和浩特市兒童福利院,走進最困難最脆弱的兒童群體。

  “習爺爺來看我們了!”正在排練迎春節目的孩子們紛紛圍了上來。總書記蹲下身,疼愛地抱起一名小朋友。

  看到孩子們無憂無慮地學習和生活,習近平總書記說,對兒童特別是孤兒和殘疾兒童,全社會都要有仁愛之心、關愛之情,共同努力使他們能夠健康成長,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把教育的目光“更多投向牆角處不起眼的苔花”。

  石柱縣中益鄉地處武陵山區,山高溝深、土地貧瘠,曾是重慶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2019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輾轉3個多小時,來到中益鄉小學。

  “‘兩不愁三保障’,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義務教育要有保障。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要保証貧困山區的孩子上學受教育,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

  少年兒童的成長成才,既需要公平的機會,也需要良好的環境。

  上世紀80年代,習近平同志到河北正定任職后不久,就對全縣學校危房進行了普查。在之后的一次實地調研中,發現還算富裕的北賈村,小學校舍卻很破敗。

  “就你們村的條件,不應該把小學搞成這個樣子,完全有條件把學校好好改善。”習近平同志責令村干部限期維修,臨走時強調,“要做到全村最好的房子是學校”。

  孩子們的需要,習近平總書記深深牽挂於心。

  2024年6月18日,在青海省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首站來到果洛西寧民族中學。

  總書記先后走進食堂、宿舍、教室,關心學生們的飲食、住宿、學習情況。看到宿舍盥洗室內,洗衣機、吹風機一應俱全,總書記關切地問“冬天都有熱水嗎”,強調要“全天候供應熱水,保証孩子們的洗漱”。

  “孩子們成長得更好,是我們最大的心願。”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地說。

  在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成立30周年之際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領導”﹔

  在中國兒童中心成立40周年之際致賀信,激勵廣大少年兒童工作者“做兒童成長的引路人、兒童權益的守護人、兒童未來的筑夢人,用心用情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在希望工程實施30周年之際深情寄語,要求共青團把“這項事業辦得更好,努力為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種新希望”。

  制定《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年)》,從頂層設計上保障兒童健康成長﹔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撐牢孩子們的“保護傘”﹔出台《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為少年兒童構建更包容、更優質的教育生態……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不斷完善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全方位護佑少年兒童茁壯成長。

  “美好的生活屬於你們,美麗的中國夢屬於你們”

  家住西藏林芝市巴宜區嘎拉村的普巴拉姆、普布次仁姐弟倆,珍藏著一張同習爺爺的合照。

  2021年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姐弟倆的家,同大家圍坐聊天,親切詢問孩子們的夢想。

  “我長大以后要考大學,然后成為一名醫生。”姐姐普巴拉姆說。弟弟普布次仁則想成為一名運動員。

  在總書記的殷切鼓勵下,姐弟倆勇敢地追夢、圓夢。

  2023年,普巴拉姆考入林芝市第一中學,向著她的“醫生夢”穩步前行。普布次仁則被西藏自治區體育運動技術學校錄取,朝著“職業運動員”的目標邁進。

  夢在前方,路在腳下。

  2016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北京市八一學校科普實驗室。得知學生們正在研發我國首顆中學生科普小衛星,總書記十分高興,叮囑孩子們:“你們的小衛星發射時別忘了通知我一下。”

  三個月后,孩子們在自己設計研制的科普小衛星發射之前,寫信向習近平總書記報告。

  “培育科學精神,刻苦學習,努力實踐,帶動更多青少年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總書記在回信中這樣勉勵大家。

  以夢為筆,少年繪就美好未來。

  難忘同習爺爺在呼和浩特市兒童福利院的那次會面,聾啞女孩王雅妮銘記總書記“好好學習、學業有成”的囑托,將青春綻放在特殊教育的三尺講台上,幫助更多殘疾兒童實現夢想﹔

  猶記得在北京市海澱區民族小學讀書時向習爺爺匯報參加網球比賽的經歷,熱愛運動的米增昊牢記總書記“把有限的精力用在你最能發揮的方面,爭取做最好”的勉勵,在大學期間加入了網球校隊,將這份熱愛保持至今﹔

  以一首《國旗國旗真美麗》獲得習爺爺稱贊的大涼山女孩吉好有果,唱著歌走出了大山,登上了成都大運會開幕式舞台,希望帶領更多孩子看到更大的世界﹔

  …………

  少年之夢,更是中國之夢。

  “我看到你們,就想到了我們民族的未來。”

  2015年“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中國少年先鋒隊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同各族少先隊員、老少先隊工作者們親切握手,合影留念。

  面對孩子們熱切的目光,總書記的話溫暖而有力——

  “今天做祖國的好兒童,明天做祖國的建設者,美好的生活屬於你們,美麗的中國夢屬於你們。”

  黨的事業后繼有人,紅色江山永不變色。

  2021年6月29日,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燈光璀璨。

  習近平總書記為“七一勛章”獲得者頒授勛章,以黨內最高榮譽禮贊功勛楷模。少先隊員向勛章獲得者獻上美麗的鮮花,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兩天后,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少先隊員和共青團員代表面向天安門,為黨的百年華誕獻上深情祝福,作出庄嚴承諾。

  “奮斗正青春!青春獻給黨!請黨放心,強國有我!請黨放心,強國有我!”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刻准備著,新時代少年兒童意氣風發、昂首闊步向前進。

  (新華社北京5月26日電)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27日 04 版)

(責編:王瀟瀟、唐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