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到2025年底,上海將建成至少100家智慧養老院

“聰明”養老院??擁抱新科技(探訪·關注新型養老)

本報記者 ?黃曉慧

2025年05月27日08:4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上海是全國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上海市推進智慧養老院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提出,到2025年底,全市至少建成100家智慧養老院。目前,前兩批已建成70多家。

  這些智慧養老院,應用了智能床墊、智能洗衣房等新設備,還參與研發配藥系統、輔抱式移位機器人等,保障老人安全,提高運營效率﹔護理員也得以騰出手來,給予老年人更周到的照料。

  

  設備添智能

  床墊和吸頂燈可監測突發情況

  “324房2床王明香老人,血壓異常,請立即前往照看!”

  深夜,上海市浦東新區金楊養老院,值班護理員趙佔萍一收到手機上的警報信息,就立刻趕到老人床前。第一時間監測到血壓異常的,是鋪在老人身子下面的智能床墊。與此同時,老人家屬的手機上也收到相關信息。

  當晚,老人被緊急送醫。在智能化系統的呵護下,有腦梗病史的王明香得到了及時救治。

  在金楊養老院,像智能床墊這樣的智能化設備還有不少。走進養老院,一塊碩大的電子屏矗立在大堂中央。這個名為“智慧養老駕駛艙”的信息系統,實時顯示著入院老人的監測狀況,並能清晰地標出各類風險發生的位置、時間和處置狀態等。

  金楊養老院院長陳雪介紹,如果說“智慧養老駕駛艙”像掌控全局的“大腦”,那麼遍布各處的智能化設備,就好比向神經中樞反饋各種信息和感受的“眼睛”和“肌膚”。“洗手間、浴室是老人容易摔倒的重點區域。這個裝在吊頂上的吸頂燈既能照明,也能作為‘電子雷達’,監測老人摔倒等突發情況。”陳雪說。

  在世博家園養老院,智能洗衣房系統上線后,衣物、被褥等實現自動分揀,“洗衣工崗位需要的人力少了,可以補充到其他崗位。這類新技術幫養老院節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世博家園養老院院長袁熙婕介紹。

  老人的用藥情況,過去得靠護理員用手和筆記錄,再打電話通知家屬到醫院配藥,過程繁瑣且容易出錯。這兩年,世博家園養老院自主研發了配藥系統,能實時監測老人的用藥情況,並自動將配藥信息發送給家屬,方便的同時也保障了老人的用藥安全。

  “通過科技賦能,提升養老機構運營效率,優化養老機構的服務供給,這是上海建設智慧養老院的初衷。”上海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副處長李蘇晉表示,上海將強化科技養老產品在養老機構中的應用推廣,拓展更多智慧服務應用場景,暢通數據渠道、提升數據價值,打造更加專業、高效、豐富的智慧養老院集成生態,為其他城市提供探索經驗。

  服務更周到

  適老化產品成為護理員好幫手

  養老院開展智能化轉型后,金楊養老院護理員陳菊秀感覺輕鬆不少。

  在為96歲的鐘健美老人清洗身體時,陳菊秀只要按下按鈕,輔抱式移位機器人就會自動降下“手臂”和“腳撐”,將老人從輪椅上抱起,並轉移到洗浴間。

  這款由金楊養老院和科技企業共同開發的輔抱式移位機器人,很受護理員和老人歡迎。“幫下肢無力的老人挪身,很不容易。有一回,一個體重180斤的老人握著床上的護欄借力,護欄都拉斷了也沒起來。最后,4個護理員一起使勁兒,才把老人抬起來。”陳菊秀說,現在一個人就可以為老人挪身、清洗,省力氣,風險也小。

  金楊養老院所屬的上海浦惠養老服務(集團)有限公司,目前管理著16家養老機構。“養老院智能化是管理和服務的必然需求。”公司黨總支書記高萬杰說,以金楊養老院為例,入住老人238名,而53名護理人員的平均年齡也在50歲左右。

  “人手不足、護理員年齡偏大,是我們面臨的難題。借用科技的力量,把繁瑣、重復的工作交給智能化設備,護理員可以為老人提供更多個性化、精細化的服務,更好關切老人的精神需求。”高萬杰說,公司以金楊養老院為試點開啟智能化轉型,形成了一套智能化、高效率的管理模式。

  95歲的何君勉是智慧養老院最早一批入院老人之一。“現在護理員有更多時間陪我們聊天,服務更好了。”何君勉說,智能化改造后,床頭搖鈴變成了可視化的呼叫鈴,聯系護理員更方便。

  考察了智慧養老院之后,原本不想住養老院的沈毅英,陪著老伴一起住了進來。“我老伴下肢癱瘓,又做過心臟搭橋手術,還有點糊涂。我自己也有高血壓、糖尿病,一個人照看實在吃不消。”住進智慧養老院后,老伴得到了專業照護,沈毅英更輕鬆了。

  智能避障輪椅、送餐機器人、下棋機器人……在智慧養老院,各式各樣的適老化產品為老人和護理員帶來了便利。“隨著更多智能養老產品的研發、應用,養老院將朝著‘養老產業基地’的方向發展。”高萬杰說。

  提升有空間

  需兼顧服務溫度和運營成本

  入住智慧養老院,費用貴不貴?

  陳雪介紹,金楊養老院的床位費為每月1500元至1800元,伙食費為每月1100元,護理費則根據老人身體情況從每月1800元至2800元不等,平均費用約為每月5000元。

  “這一價格在上海屬於中等偏低水平。我們在升級為智慧養老院后,價格沒有變化。”陳雪說。

  從解決一張床,到滿足文化娛樂、老年教育、醫療康養等多樣化需求,發展智慧養老院是行業供給側改革的必然方向之一。另一方面,不少入院老人和工作人員反映,智慧養老院的智能化程度還有待提升。

  “現有設備的智能化程度,不能完全滿足需求。比如陪聊機器人,通常是問答式的,無法實現情感交流。護理機器人的功能也較為單一,不能成為像護理員一樣的多面手。”高萬杰表示,養老院有意願提供場景,助力科技企業進行產品技術迭代,但實際過程中仍會面臨許多困難。

  “智能設備的使用,要充分考慮老人的感受。”陳雪認為,人的柔性、溫情服務在某些方面仍有不可替代性。一些老人和家屬不願過多接受機器設備的服務。讓養老服務更有柔性、溫情,應是養老院智慧化需要兼顧的方面。

  智能化設備在研發、購買、維護等方面的較高成本,也阻礙著部分養老院的智慧化進程。據了解,世博家園養老院曾打算和一家企業聯合開發全自動洗衣房系統,但測算研發成本后,只能放棄。“技術上可以實現,但回本至少要10年,我們很難承擔。”袁熙婕坦言。

  據介紹,在上海,申報入選“三年行動方案”的養老院,在智能化建設達標驗收后,可獲得政府部門最高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考慮到前期投入成本和后期運維費用,除了政府鼓勵外,智慧養老院建設還需要更多科技企業和投資機構加入進來,激發多樣化需求、提供更豐富服務,從而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袁熙婕說。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27日 08 版)

(責編:唐宋、王瀟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