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顯對全人類未來的關切
郝書翠
2025年05月27日08:4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文明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標志,一部人類社會發展史,也是一部人類文明發展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展現了不同於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這一重要論述端起歷史規律的望遠鏡,用大歷史觀、大文明觀的視野觀照中國式現代化,回答了中國式現代化何以中國、何以現代、何以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問題。
作為一個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卻又經歷了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沉重歷史磨難的非西方國家,中國的現代化道路到底該怎麼走,一些人曾經對此認識並不清楚。一方面,由於世界現代化進程是從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開始的,當今世界的發達國家也主要是歐美國家和深受西方文明影響的資本主義國家。這就給一些人一種錯覺,似乎現代化就是西方化、西方文明就是現代文明。另一方面,一些人缺乏對本民族文化的自信,缺乏對人類文明多樣性的認知和尊重。事實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一些發展中國家照搬西方模式推進現代化,結果紛紛陷入水土不服的發展困境。后發國家在追趕世界潮流的同時,不自覺地陷入西化與民族化、加快發展與保持自身獨立性之間的矛盾。實踐已經表明,現代化發展道路具有多樣性,西方現代化道路並不是所有國家通向現代化的必然之路。
文化主體性是中華文明得以創造的基礎,也是中華文化立得住、行得遠的動力源泉。中國式現代化是有我、為我的現代化,是堅持和高揚中華文化主體性的現代化。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兩個結合”的重要思想,特別是“第二個結合”,以“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的理論勇氣,守護鞏固了中華文化主體性,深刻揭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走向現代化過程中保持民族底色的血脈基因,科學闡明了中國道路的文化根基與獨特優勢。也正因如此,我們堅持“兩個結合”,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自主性、能動性,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加堅定。
“兩個結合”是一種理論要求,同時是一種實踐路徑,結合內蘊著體現時代精神、回應時代課題的必然要求。“兩個結合”相互促進、相輔相成。通過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馬克思主義不斷實現時代化,解決中國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現實問題,為中國式現代化奠定科學理論基石、指明實踐方向﹔通過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馬克思主義以真理之光激活中華文明的基因,將其科學性、人民性、實踐性、開放性寓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實現傳統與現代的有機銜接,賦予中國式現代化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動力,塑造了其獨特品格,使之獲得更廣泛的文化認同和群眾基礎。這使中華民族在現代化的沖擊面前擺脫了簡單的“沖擊—反應”模式,通過主體性的鞏固和彰顯實現文化基因的現代性表達。中國式現代化因而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避免了西方現代化中精神異化、價值虛無的困境。“兩個結合”使中國式現代化成為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華文明的現代化新道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在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中蘊含的獨特世界觀、價值觀、歷史觀、文明觀、民主觀、生態觀等及其偉大實踐,是對世界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中國式現代化既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必由之路,也是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偉大事業,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高度的理論自覺、歷史自覺和文化自覺。西方式現代化植根於其文化傳統,一些西方國家憑借現代化的先發優勢向世界各國進行價值觀輸出,推行文化霸權,奉行文化帝國主義,所引發的沖突讓世界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當前,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入發展,全球治理體系深刻重塑,國際格局加速演變。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世界歷史的高度審視當今世界發展趨勢和面臨的重大挑戰,先后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為應對層出不窮的全球挑戰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為變亂交織的世界注入寶貴的穩定性和正能量。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推進,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為全球南方國家提供了非依附性發展的新選擇,為世界現代化理論和實踐創新作出重大貢獻。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式現代化創造的文明新形態,是中華文明的新形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形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新形態,也是人類文明的新形態。
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作為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創造性實踐,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堅持“兩個結合”的必然結果。它突破了西方文明就是現代文明的認識桎梏,形成了以人民性為根基、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旨歸的新型文明敘事,在文明演進的維度上凸顯了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對全人類未來的深沉關切。隻有充分認識這一點,我們才能從根本上理解和把握中國式現代化,進而匯聚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磅礡力量。
(作者為山東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員)
(本文由人民網組稿、人民日報社理論部編輯)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27日 09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