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島建設實景三維,成果年應用次數近1億次
本報記者??王??者
2025年05月27日08:4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推進實景三維中國建設與時空信息賦能應用,是加快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的重要方面。
近年來,山東青島建設實景三維青島平台,形成覆蓋全市陸域1.1萬平方公裡、800余公裡海岸線、49個海灣和7個有居民海島的立體“城市地圖”,為精細化城市管理提供空間信息支撐。
滑動鼠標滾輪,屏幕中的點位逐漸被放大,一座座建筑越來越清晰……山東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系統架構總監胡振彪打開實景三維青島平台,一幅三維立體的青島城市全貌,逐漸呈現在記者眼前。
1︰1真實還原數字化城市場景,青島市全域中的每一條河流、每一條道路,在地圖中都得以立體呈現,地理信息也被清晰標注。
怎麼建?
實現全域覆蓋,堅持陸海統籌
實景三維是數字城市、數字經濟重要的戰略性數據資源和生產要素,能夠真實、立體、時序化反映人們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的時空信息。早在2020年7月,青島市就出台《關於加快青島市城市雲腦建設的實施意見》,確定了“構建三維空間基准,建設實景三維模型底圖,推進實景三維青島建設”的目標。2021年3月,實景三維青島建設項目正式啟動,由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承建。
還原一個城市的立體全貌,首先要對整個城市進行完整的三維場景航攝採集。“實景三維青島建設的背后,是持續半年多的航拍採集、數百萬張像片的存儲處理和數十萬棟建筑的實體化建模。”胡振彪介紹,“結合青島市以丘陵為主、地表高差起伏大的地形地貌特征,我們最終確定以傾斜航攝方式獲取原始影像,生產實景三維模型。”
航攝採集開始后,項目團隊出動固定翼載人機,搭載單鏡頭1.5億像素的五鏡頭傾斜航攝儀,對青島市全域進行影像地面分辨率為15厘米的傾斜攝影,每兩個拍攝間隔點位之間,覆蓋區域達到70%以上的重疊。航攝採集過程中,針對青島城市中心區和鄉鎮駐地,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又單獨劃分出1290平方公裡的重點區域,採用直升機和無人機進行高精度航攝。
“航攝採集結束后,后期還需要實地進行補充拍攝。”胡振彪介紹,因為三維場景航攝採集角度有限,不少建筑的屋檐或者底部紋理獲取不全,需要到現場補拍照片,通過融合修復、實體化建模完整還原建筑原貌。他將屏幕上的定位移動到青島國際會議中心,“它現在完整的屋檐就是靠建模制作出來的。”
2022年3月,實景三維青島項目建設通過專家組驗收,正式面向全市提供服務,全市域地形三維底圖覆蓋青島市陸域1.1萬平方公裡、800余公裡海岸線、49個海灣和7個有居民海島,實現全域覆蓋、陸海統籌。
怎麼用?
助力防災減災,賦能城市管理
“東側山上出現火情,請抓緊扑滅。”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應急指揮中心內,區應急管理局副局長齊德剛正通過通信設備進行指揮,“著火點最近的消防水源在靈山衛37號蓄水池,距離700余米。”
這是青島西海岸新區小珠山上的一場森林防火演練。區應急指揮中心內,相關人員正在通過“森林防火實景三維立體一張圖平台”對演練進行實時調度。
指揮中心大屏上,過火點、過火面積、煙霧走向在平台中的三維實景圖像中實時展現。“現場無人機實時拍攝的火情畫面,回傳接入實景三維。”區應急管理局防火滅火科負責人慕坤介紹,“森林防火實景三維立體一張圖平台”搭建過程中,西海岸新區接入實景三維青島平台,構建可視化、精准化的圖形作戰指揮體系。
“前面遇到岔路,哪條路線最快?”通信設備裡又傳來求助聲。
“右側山路通往著火點。”慕坤將屏幕點位放大,點擊山路,同時又點擊著火點與救援人員位置,劃出路線,“山路路寬1米,只能徒步上去,高差200米。”
“實景三維的幫助為我們贏得了寶貴時間。”齊德剛介紹,將實景三維青島應用到森林防火中,上山道路、過火面積等信息都可以迅速調閱。
截至目前,實景三維青島成果已向全市60多個部門共享,為防災減災、國土空間規劃、社會治理、城市更新等百余項重點工作提供了統一的空間定位框架和分析基礎,為全市70余個數字化應用場景提供豐富、高效的政務線上服務,年應用次數近1億次。
“相比傳統二維底圖,實景三維具有強現實、多維度、高精度的顯著優勢,建立對真實世界的全息映射,為精細化城市管理提供空間信息支撐。”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薛洪利說。
怎麼管?
持續完善更新,建立地方標准
打開礦山實景三維影像,選取護坡,拉動鼠標,坡度數值彈出……走進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人員正在對青島西海岸新區某處歷史遺留礦山的兩期實景三維模型進行比對。
“通過實景三維比對,該礦山植被面積增加,坡度減緩,治理取得一定成效。”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地礦修復處處長唐文亮說。
青島市共有歷史遺留礦山圖斑898處。過去,全部現場巡查一遍要耗時1個月。如今,通過實景三維青島,隻需要5天時間便能完成全市全部歷史遺留礦山圖斑變化情況的對比分析,對發現的疑似“邊線變化、植被破壞”等問題及時進行核實監管。
高效比對的背后,得益於實景三維青島的時序化更新。“比如,把2023年的實景三維場景與2021年的場景進行比對,一處礦山的植被覆蓋面積、坡度、填挖土石方量等變化數據可以實現快速計算、及時比對,礦山發生了哪些變化我們一目了然。”唐文亮說。
“城市每天都在發生變化,要想客觀真實反映城市的現狀,實景三維要跟得上城市更新的速度。”薛洪利說。
自2023年開始,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堅持每年組織開展實景三維青島時序化更新工作,時序化的數據更新可以精准、直觀地發現城市的變化,並形成分析數據。實景三維的時序化建設會以數字空間方式客觀地記錄城市的發展變遷,具有較高的研究利用價值。
在推動實景三維青島更新的同時,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還注重地方標准的建立。2023年,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實景三維青島建設技術規范》,該標准涵蓋了實景三維建設的總體要求、三維模型數據採集與處理、三維模型數據質量檢查與驗收、三維模型數據更新、基礎地理實體數據生產、應用服務系統6個分項標准,填補了青島市該領域的標准空白。
“通過建立地方標准,增強地理信息資源供給能力,為青島市的數字城市、數字經濟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服務,持續助力青島高質量發展。”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呂恆良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27日 13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