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為祖國爭光 為軍旗添彩

——探營勝利日閱兵集訓點

本報記者 金正波 李龍伊 亓玉昆

2025年08月24日08: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勝利日閱兵集訓點方陣巍巍,戰旗獵獵。嘹亮的口號、整齊的步伐、挂在額頭上的汗珠……為了9月3日的盛大閱兵,參閱官兵爭分奪秒訓練、全力以赴沖刺。威武的英姿、雄壯的陣容,寫滿忠誠與堅毅。

  遼闊的天空下,聯合軍樂團的震撼鼓點和戰士們的鏗鏘腳步,匯聚成一曲歷史與現實的交響,凝聚起強國強軍的磅礡力量。

  習近平主席深刻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可以說,這個夢想是強國夢,對軍隊來說,也是強軍夢。”

  闊步新時代,強軍興軍成為人民軍隊的主旋律、最強音。近日,記者探訪閱兵訓練一線,來到受閱官兵身邊,記錄他們忠誠擔當使命、矢志奮斗強軍的故事。

  第六次參加閱兵的丁輝:

  “跑出奮斗強軍加速度”

  訓練場上,鐵甲滾滾,發出陣陣轟鳴。隨著一次高強度合練接近尾聲,一輛戰車駛入待機區。煙塵還未消散,陸軍第82集團軍某旅一級軍士長丁輝走下戰車,與戰友們展開“復盤”。

  “這將是我第六次參加閱兵。”丁輝說,“入伍32年,我經歷了多型主戰裝備的迭代,見証了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取得的矚目成就,更為有機會參加這次盛大的閱兵感到自豪!”

  1999年,丁輝被選中參加“世紀大閱兵”。“作為駕駛員,我在溫度很高的駕駛室裡,目光要標齊車輛,憑‘腳感’控制油門。”說起第一次參加閱兵任務,丁輝記憶猶新,“當時,我隻有一個想法——克服一切困難,確保圓滿完成任務。”

  最終,閱兵當天,他“零誤差”駕駛戰車駛過天安門廣場。此后,丁輝將最高標准、完美表現,落實到每一次參閱過程。

  今年,丁輝所在方隊由多種車型組成。不同車型技戰術性能不同,給整齊行進帶來新挑戰。丁輝抱著從零開始的心態,鑽研裝備特點,聯合廠家創新測速系統,同時總結多種訓練方法,有效提升方隊訓練質效。幾次合練下來,方隊成績均名列前茅。

  “從駕駛我軍第一代步兵戰車接受檢閱,到駕駛號稱‘陸戰之王’的某型主戰坦克亮相閱兵場,再到更多全新國產裝備亮相,我真切地感受到,我軍裝備更新越來越快,新質戰斗力發展越來越迅速。”從20多歲第一次踏上閱兵訓練場,到在50歲這年再次准備受閱,丁輝對人民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成績深有體會。

  入伍以來,丁輝經歷了裝備從摩托化到機械化,再到向信息化數字化發展的更新迭代。裝備的快速發展,給丁輝和戰友們提出了更高要求。

  多年來,憑借著勤學苦練、鑽研到底的勁頭,丁輝成為特級駕駛員、特級射手、特級車長,后來又成為特級網絡模塊維護員、特級信息化系統操作員,被戰友們稱贊為名副其實的“五特精兵”。

  “隻有把強國夢強軍夢融於崗位戰位,高標准完成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每項任務,跑出奮斗強軍加速度,才能在強軍舞台實現人生價值!”丁輝說。

  邁步強軍新征程,全軍官兵錨定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向著勝利不斷發起沖鋒。

  空中梯隊女飛行員康凱:

  “瞄准‘米秒不差’的最高標准”

  訓練場停機坪上,戰機蓄勢待發。空軍航空兵某旅女飛行員康凱走向戰機,攀上舷梯,坐定后,座艙蓋緩緩降落。

  “計時起飛!”巨大的轟鳴聲在耳畔響起,戰機噴出尾焰和熱流加力升空,如雷霆般直刺蒼穹,一場專項訓練拉開帷幕。“這次訓練,飛行員要在銜接緊密小隊形中,專攻精練編隊穿雲、隊形保持、空中特情處置等能力。”飛行指揮員介紹。

  “有機會駕駛戰機飛過天安門,展現新時代女飛行員風採,我感到無比光榮。”走下戰機,康凱自豪地說,“我會瞄准‘米秒不差’的最高標准,以最好狀態接受黨和人民檢閱!”

  “為什麼會選擇當戰斗機飛行員?”“我的父親是一名上過前線、立過一等戰功的老兵,他一直是我的榜樣。2008年,我成功通過招飛選拔。如今,我駕駛戰鷹,望著機翼下的萬家燈火,更加理解了軍人對家與國的守護。”康凱說。

  飛行是勇敢者的事業。為了開辟女飛行員駕駛某型先進戰機的先河,康凱迎難而上,不斷挑戰身體極限。無數個日夜,她把沙袋綁在腿部,在操場上咬緊牙關逼著自己跑﹔泡在健身房裡苦練負重深蹲、仰臥起坐,練強核心肌肉群……艱辛付出,換來大家的共識:“女飛行員,一樣能行!”

  一個細節令人印象深刻:戰機后艙的艙壁上,一條條劃痕清晰可見。康凱說,這是在日常演訓中大載荷機動、扭頭觀察“敵機”時,頭盔一次次碰到艙壁上留下的痕跡。戰友們評價,女飛行員不僅在訓練中不怕苦,操作上細心、縝密,學習研究能力也很強。

  “很喜歡《強軍有我》裡面的一句歌詞——‘投入藍天,我是白雲一朵’。我會堅持地面苦練、空中精飛,不斷更新思維理念,提升戰術技能,把航跡書寫在祖國藍天。”望著戰鷹起飛的方向,康凱目光堅定。

  搏擊長空心向黨,飛行萬裡不迷航。新時代,人民空軍加快轉型建設步伐,聽黨指揮堅定自覺,練兵備戰深入推進,新型作戰力量建設加快發展,用忠誠守護祖國空天安寧,以實際行動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領空安全。

  第四次保障閱兵的“鐵甲神醫”楊玉柱:

  “閱兵場就是練兵場”

  “報告,車輛故障報警。”訓練場上,一輛戰車跟隨方隊行駛時,報警燈突然閃爍。海軍陸戰隊某旅一級軍士長楊玉柱循聲而去,借助智能檢測終端,不到3分鐘就排除了故障。

  “老楊保養的裝甲車,大家都放心。”閱兵中,楊玉柱是隨車保障的維修技師。本次閱兵,是他第四次擔負受閱保障工作。

  “對我來說,閱兵場就是練兵場。練強維修技能、練好打贏本領,我們責無旁貸!”楊玉柱說。

  剛入伍時,楊玉柱第一次接觸到的“鐵疙瘩”,是某型水陸坦克。跟著師傅鑽進滿是油污的底盤,在昏黃的燈光中,靠一把扳手、一把榔頭敲打修理,“老裝備的故障都在明面上,靠眼睛看、耳朵聽就能定位”。

  2009年,楊玉柱保障新型兩棲步戰車受閱。訓練時,看著屏幕上跳動的故障代碼,這個曾經閉眼都能拆裝變速箱的“鐵甲神醫”,在駕駛艙裡急出滿頭大汗。為此,他“啃”下厚厚一摞說明書,在訓練場烈日下鑽研電子系統,最終摸透了裝備性能和維修要點。

  “至今難忘國慶70周年閱兵,我在某型兩棲突擊車內,緊盯數據屏上的參數。當戰車駛過天安門,我激動得淚濕眼眶。在‘看不見’的地方,我接受了黨和人民的檢閱。”楊玉柱說,發動機的轟鳴與內心的興奮交織,裝備順利完成受閱任務,懸著的心才終於落了地。

  為了保証勝利完成閱兵,他創新技術手段,利用激光定位儀、紅外傳感器等精准測速定位,確保車距安全。“楊班長對裝備性能的要求、對新技術的鑽研和對維修工作的執著,讓方隊官兵心中充滿安全感。”戰友曹帥說。

  鋼鐵洪流,奔涌向前。入伍26年,楊玉柱始終奮斗在裝備維修一線,“裝備的‘腿腳’延伸到哪裡,保障人員的戰場就鋪到哪裡”。海軍陸戰隊遂行任務多樣,能力要求多元。從水際灘頭到遠海大洋,從平面登陸到立體運用,從兩棲攻堅到跨域合成,楊玉柱一路見証海軍陸戰隊的變化發展。

  新時代,人民海軍不斷加快裝備建設和軍事訓練轉型升級,穩步提高戰略威懾與反擊、海上機動作戰、海上聯合作戰、綜合防御作戰和綜合保障能力,向著建設世界一流海軍的目標逐夢遠航。

  “楊根思班”第三十六任班長肖榮基:

  “軍人就是祖國的界碑”

  “向右看!”隨著口令下達,肖榮基和戰友們動作干淨有力、整齊劃一。鏗鏘的腳步聲,在訓練場經久回響。

  肖榮基來自陸軍第83集團軍某旅“楊根思連”,是“楊根思班”第三十六任班長。“每次走上閱兵訓練場,我胸中都澎湃著激情和熱血。”肖榮基說,“我感到,自己不僅僅是一名戰士,更是鋼鐵洪流中的一滴水,在強軍浪潮中奔涌向前。”

  肖榮基所在的“楊根思連”,是一支傳承英雄血脈的部隊。當年,面對氣焰囂張的強大敵人,老連長楊根思喊出了震撼人心的英雄宣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

  “不同的年代、同樣的情懷,英雄的故事,讓我真正理解了子弟兵的忠誠擔當。”肖榮基說,“奮斗在戰位,軍人就是祖國的界碑,我要刻苦訓練、當個好兵。”

  剛入連時,肖榮基軍事素質並不拔尖,但他憋著一股勁兒,想用實力証明自己。在磨礪和苦練中,他各項素質逐漸提高,還被評為連隊訓練標兵。

  去年8月,肖榮基代表連隊赴漠北草原,參加實兵對抗演習。擔負狙擊任務的他,克服艱難險阻,消滅藍軍兩個火力點,掩護破障組成功完成任務。

  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肖榮基說:“我們將賡續紅色血脈,努力練就過硬本領,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聽吧,新征程號角吹響,強軍目標召喚在前方……”訓練場上,聯合軍樂團奏響一曲《強軍戰歌》。旋律鏗鏘,誓言堅定,官兵們向著勝利逐夢前行。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24日 01 版)

(責編:彭曉玲、溫璐)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