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围绕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精心培育“高山、雪域、阳光、藏文化”旅游品牌,不断丰富完善旅游产品,“西藏游”知名度日渐提高。 图为6月22日,来自内地的游客身穿藏装在罗布林卡拍照留念。记者 唐斌 摄
“西藏?我很向往。有机会一定要去一次。”西安一位出租车司机在聊到西藏时这样说道。这也是许多人对西藏的看法。作为世界上少有的一块净土,我区旅游资源在世界来说,的确是独一无二的。“西藏”这两个字,就代表着高端旅游品牌。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指出,要“使西藏成为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做大做强做精特色旅游业……”此后,国家旅游局、各兄弟对口援藏省市以及中央骨干旅游企业不断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投入、项目落实、人才援藏力度,共同打造“西藏”这一世界级旅游品牌,极大促进了西藏旅游业发展。
如今,我区旅游正在迎来全新的跨越发展黄金期。2014年,我区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553.14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20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3%和23.5%。
政策助力旅游业升温
我区拥有布达拉宫、珠穆朗玛峰等独一无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近年来,我区围绕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开发新型旅游产品,努力向外界推介西藏旅游,助推旅游业升温。
2012年8月30日,全国旅游援藏工作座谈会强调,国家旅游局将与相关省(区、市)旅游部门一起,组织各方力量,做好八大重点工作,全力支持“十二五”期间西藏旅游业发展,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
这八大重点工作分别是:建立旅游援藏工作机制;支持西藏旅游招商引资;支持西藏旅游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西藏旅游服务水平;提升西藏旅游形象和打造旅游著名品牌;加大智力援藏工作力度;拓展西藏旅游客源市场;推进西藏重点旅游区建设。
何谓世界旅游目的地?
在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西藏建设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研究》报告中,开篇便给出了解释: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是指对世界性市场具有很强吸引力、高度竞争力和广泛影响力,接待功能完善、产业发育成熟的旅游目的地。
近些年来,我区精心培育了“高山、雪域、阳光、藏文化”旅游品牌,着力打造和推出了以雅鲁藏布大峡谷、南伊沟、鲁朗林海、“五寨”、纳木错等为代表的旅游景区。同时,还打造和提升了全区各地的民间节庆旅游产品和文化旅游产品,使我区旅游产品更加丰富完善,国际知名度日渐提高。加上长期以来中央在财政、税收、人才等方面给予我区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可以说,我区在旅游方面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项目助力基础设施建设“飞跃”
今年5月,西藏牦牛博物馆正式升格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西藏旅游的一张新名片。西藏牦牛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一座以牦牛和牦牛文化为专题的博物馆,位于拉萨市柳梧新区,建筑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是北京市援藏项目之一。开馆运营1年来,博物馆已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1万人。
5年来,随着我区旅游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已初步形成“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相配套的产业体系,旅游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我区还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服务管理体系,请进来、走出去,大力宣传推广等措施,助推西藏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多年来,对口援助昌都市的天津、重庆两市援藏干部把两市旅游发展的先进经验、好的工作做法融入昌都旅游发展工作中,引进了全新的旅游发展理念,为昌都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2年,林芝市巴宜区福清河景观带建设及周边民族特色改造项目主体工程完工。福清河景观带项目是广东省第六批